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全面推进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科学文化教育为基础,以道德规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实践创新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逐步建立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将我校建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示范性基地。
二、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素质是指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教育途径所形成的对大学生发展和提高起决定作用的综合素养和品质,主要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创新素质等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学生在思想、理论、理想、观念、信念和政治方向等方面的素质;道德素质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内化形成的行为规范特征和品质,包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科学文化素质由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两部分组成。科学素质是指学生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及科学精神等。人文素质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学生内在品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身心素质由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两部分组成。身体素质是学生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是指建立在学生个体先天素质基础上,并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通过主体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活动能力;实践创新素质是指学生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等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由实践创新素质、实践创新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构成。这些素质,既各具一定的独立性和特色,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目标,囿于侧重,本意见侧重于除专业素质之外的其他素质教育。
三、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深化素质课课程改革。素质课是大学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拓宽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其涉及内容广泛。因此,我校要逐步加强素质课的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要加强学生的美育,对学生全面开设大学美育必修课,注重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才能。要注意加强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将社会上的优秀资源引入素质课教育,将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导入公选课的教学实践,强调开设的课程应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素质课程所承担的职能和作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2.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在大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其基本方式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举办专家专题讲座,提高学生思想素养和政策水平;组织好党校、团校培训,提升学生骨干的政治素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意识;以特色教育活动为拓展,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学生论坛、大学生活规划、特色团日、主题班会、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及节日庆典等各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组织方式,提高活动质效,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3.努力提高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质效。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进一步在形式和内容上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各类科技活动,大力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技术改造、科技发明等活动。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不断优化校园活动机制。
4.积极组织参与各类竞赛。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广泛参加各类比赛活动,特别是“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翻译大赛、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等国家级、省级竞赛,努力将校园文化活动成果延伸到校外,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进一步加强竞赛指导与投入,形成团队优势,为学生取得竞赛佳绩奠定基础。不断丰富参与各类科技、人文竞赛活动的类型与级别,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完善学生校外竞赛活动的总结与评估机制,及时对学生参与校外竞赛所遇到的问题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评估。
5.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每年开展全校性“进社区”、“三下乡”等暑假社会实践和假期社会调查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劳动课和社会服务,规范学生劳动管理,严格学分考核,让学生在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坚持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测评体系
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要坚持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测评体系,要把大学生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学分制教育,以一定学分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按照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创新素质等五项素质分类,设立一系列覆盖学生日常生活与全方位能力素质发展的测评项目,采取考评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并将测评成绩与学生毕业和在校期间评先评优直接挂钩,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切实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分管团学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副主任委员,相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为委员会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与检查督促工作。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社会赋予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全体师生的共同使命。全校各单位、全体师生都要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努力,建言献策,做出应有贡献。
2014年9月16日